欢迎进入北京铭成基业科技有限公司!
新闻中心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水质分析余氧仪使用全攻略,从开箱到精准监测的六步操作法

水质分析余氧仪使用全攻略,从开箱到精准监测的六步操作法

 更新时间:2025-07-28 点击量:17
  在污水处理厂、水产养殖场及饮用水安全监测领域,水质分析余氧仪作为衡量水体自净能力与溶解氧饱和度的核心设备,其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数据可靠性。本文以市场主流的膜电极法余氧仪为例,系统解析从仪器校准到数据解读的全流程,助力用户实现"5分钟上手、24小时稳定监测"的精准管控目标。
 

 

  一、使用前准备:环境适配与部件检查
  1.环境条件确认
  ①水温:5-40℃(超出范围需启用温度补偿功能)
  ②盐度:<35‰(海水养殖需选择抗盐型探头)
  ③流速:0.1-1.5m/s(静态水体需配备搅拌器)
  2.仪器状态核查
  ①检查电极膜是否完整(透光率>85%)
  ②确认电解液液位在MAX-min刻度线之间
  ③测试校准液有效期(通常为开封后6个月)
  二、六步标准化操作流程
  步骤1:电极活化处理
  将探头浸入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30秒,去除膜表面氧化层,此操作可使初始读数误差降低40%。
  步骤2:两点校准法
  ①零点校准:使用无氧水(通氮气10分钟制得)
  ②斜率校准:采用饱和空气水(20℃时溶解氧约9.09mg/L)
  某污水处理厂实践显示,规范校准可使数据波动范围从±0.8mg/L收窄至±0.2mg/L
  步骤3:深度适配安装
  ①敞开水体:探头悬挂于水面下30-50cm
  ②管道监测:安装于垂直管段下游10倍管径处
  ③深水环境:配置加长电缆与配重块(每米水深增加0.1kg配重)
  步骤4:数据稳定读取
  ①启动后等待15分钟使电极响应稳定
  ②记录连续3次读数差值<0.1mg/L时的平均值
  ③实时监测模式建议设置5分钟采样间隔
  步骤5:异常值处理
  ①读数突降:检查电极膜是否破损(滴加1滴电解液观察是否产生气泡)
  ②数值漂移:执行强制校准程序并更换电解液
  ③响应迟缓:用软毛刷清洁膜表面生物膜(每周1次)
  步骤6:关机维护
  ①短时停用:探头浸入保护套
  ②长期存放:拆卸电极膜并置于4℃冷藏环境
  ③每月通电自检:连接主机观察零点漂移是否>0.3mg/L
  三、行业应用案例
  1.水产养殖:通过24小时监测溶氧量,某对虾养殖场将夜间缺氧死亡率从18%降至3%
  2.污水处理:上海某厂利用余氧数据联动曝气风机,年节电42万度
  3.环境监测:太湖蓝藻预警系统通过溶氧突变(24小时下降>3mg/L)提前72小时发出警报
  掌握规范的水质分析余氧仪操作方法,不仅能提升数据可信度,更可延长电极使用寿命至3年以上。当仪器显示"OL"(超量程)或"Err"(故障代码)时,可参照本文步骤5快速排查,或联系厂商获取远程诊断支持。在智慧水务建设浪潮中,精准的余氧监测正成为守护水生态安全的"数字哨兵"。